日前偶然在一篇文章中看見一席話,它是這麼說的:「如果有個人沒有跟同伴們齊步並進,也許那是因為他聽到不一樣的鼓聲。」說出這番話的人是梭羅。梭羅最有名的作品莫過於
《湖濱散記》,這書我高中(有點忘了)似乎讀過,但並沒有留下多麼深刻的感受。離開校園數載冬,竟意外在文章中撇見了梭羅,心中感動不已。這才讓我不禁想,年輕時讀書其實是為了多年後的偶遇作準備,這樣想想忽然覺得有所踏實,在脫去制服的多年之後。

很喜歡梭羅的這番話。而我相信會喜歡梭羅這句話的人大概也有某種孤獨的特質,例如我。我不是一個喜歡循常規的人,小學時堅持用自己很笨的推理方式解數學,卻換來老師的一句:「笨蛋才這樣解,正常人會用公式。」當時我納悶,習題的宗旨不就是求出答案嗎?如果能得出正確答案,什麼方式又何必設限呢?但隨著年紀漸長,發現教育似乎總是範本,常常聽人說,大家要向
XXX學習;又或是那種,如果你跟XXX一樣就好了。這種話聽多了還真的會讓我認為,「是的,我應該要跟誰一樣才好」這樣的覺悟。

坦白說,我試過好些日子,例如我試著去喜歡大家喜歡的推理小說;又或是去著迷大家欣賞的偶像歌手;或試著去做違背自己內心喜好的生活。

小時候總是很害怕寂寞的吧,我想。

好在,這樣的過渡期沒花去我太多時間,我很快就知道,我裝不來。我只能是我自己,我不能是別人;或是別人期待的樣子。

雖然我對我自己的期待也不多;總是些芝麻蒜皮;例如,能問心無愧,能抬頭挺胸,能讓愛我的人幸福,能讓我愛的人不擔心我,偶些物質點,我想買間房子,養兩隻貓,大概是諸如此等。雖然,某些時候我也會厭惡自己為什麼活到這把年紀卻沒有同年齡的成就,就像書店暢銷榜上的新書,「
XXX30歲前的一百萬」;我沒有一百萬,只有必須還到民國100年的就學貸款。

我一直以為我很孤獨,在某些不太常說出的故事裡,或從不曾開口的片段章節。一如我的外貌,好似停滯在學生時期,還穿著大學上課的外套。朋友說我的內心總沒有長大,因為野心不足。我只是笑笑,畢竟他也不能明白為什麼我總能被一碗好吃的麵或一部好看的電影感動地莫名奇妙。

大概是因為我野心不足吧,我想。

「如果有個人沒有跟同伴們齊步並進,也許那是因為他聽到不一樣的鼓聲。」梭羅的這番話,願與你分享。當夢想獨一無二時,拓荒的成就自然只屬於自己。如果你也與眾不同,相信你總會懂的。

儘管多少孤獨了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艾同學莫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