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莫西
很久沒看到看完如此令人難受的電影了。改編自日本真實案件的電影《葛城事件》,不同於一般社會案件改編電影容易流於的煽情或刻意給予動機,《葛城事件》反倒將整起案件透過多方的環節逐一解扣,從家庭、教養、職場、與廢死者主張等議題置入其中,電影沒有太鮮明的立場,但卻也因此將潛在的生活暴力更為放大。我們身處的環境其實無處不存在暴力,差別只在於有形無形,拳腳相向口出惡言有其殺傷力,但歧視或不重視他人的眼神這類舉動其實傷人的力道也不比前者少。《葛城事件》劇情透過社會一隅開始講述,層層抽絲剝繭到家庭如何養成個人,說穿了我們會成為怎樣的一個人,最具關鍵影響性的就是來自於家。
「我總覺得,我可以跟他成為真正的家人。」
《葛城事件》的電影採用倒敘,敘事的方式非常跳躍,卻反倒增強了這個故事的「情感」。因為它的敘事手法很近乎人的記憶。電影從判決開始,被宣判死刑的男主角葛城稔望著聽證席上的父親露出了一抹笑容,有一名女子決心要嫁給這名死刑犯,只因為她主張廢死,她願意成為死刑犯的家人。電影透過這名「想成為」葛城稔真正家人的女子透過接觸葛城稔「原生家人」的父親開始,逐步揭開關於死刑犯在成為死刑犯之前是個怎樣的人?帶領觀眾看見那從不在新聞中讓你能看見更多的背後故事。
看似主角的葛城稔在回憶中成了配角,葛城是個四口之家,有個順從的哥哥,溺愛兒子的母親,與絕對權威的父親。父親經營一家繼承來的五金商店,以此維生。每天騎著單車在商店與家庭是中無限折返是他自覺有用的定義,儘管店裡其實並沒有太多的客人。母親不擅家事,由於大兒子總是比小兒子表現突出,於是大兒子成為背負父親期待最多的成員,即使沒人察覺他在工作環境下一點也不快樂;小兒子是別人中的廢柴,他認為自己有天賦異稟的才華,但其實可能只是不夠踏實,小兒子被父親歧視,認為他沒有工作能力就不足以成為一個男人,父親越痛恨小兒子,母親就會用更多的包容去溺愛他。一個屋簷下的四個人是一般人俗稱的一家人,但只有他們自己心知肚明他們是四個最不應該成為家人的人。
父親渴望的權威在外頭沒有著落,就會反過來在家中展現。他用暴力相向,言語羞辱,他的權威在這個家中成了一股恐懼。一個家中最常對家人說的一句話是「對不起」,整件事情又延伸到了大兒子身上,這個從小背負著父親期望的孩子,父親渴望他能像自己一樣為家人打造一座白手起家的城堡,他不願意讓兒子繼承家業,只因為他覺得孩子應該可以有更勝過自己的成就,他應該要成為西裝筆挺坐辨公室的菁英。但父親不知道的是,兒子並沒有成為他認為應該要成為的人,他對自己沒有自信,他害怕父親的暴力於是習慣假扮成父親期待的樣子,在職場上他沒有成為菁英的潛力,他被公司辭退也不敢讓任何人知道。想跟父親聊聊卻總會被父親一句「快回去上班吧」所打斷。大兒子試圖求救的聲音微弱,某次一句看似無心的「不如我回來繼承這家店」是他唯一一次的呼喊,卻還是被父親拒絕。其實父親不是惡意,兒子也不是沒有抱負,只是或許都已活得太過倔強,太不懂得如何對家人說出真正想說的話,因為太久沒說於是也忘了該怎麼說,連善意都表達成惡意。
電影最悲傷的劇情發生之前有一刻短暫曙光,受不了暴力的母親帶著小兒子躲到外頭的租屋處過活,卻被大兒子發現告知了父親,然大兒子又趕緊進房要求母親與小兒子快逃走,只見母親與小兒子繼續吃著他們的微波食品彷彿若無其事,隨後母親吆喝著大兒子一起來吃,母親對兩個兒子說,這就是最後一餐了,話題又忽然一轉問到,「如果明天是末日你們最後一餐想吃什麼呢」的話題彼此有說有笑,一個家的模樣就在這一刻具體展現,好像真的讓人可以相信他們三個也能在那樣狹小的地方重新生活。可惜還是事與願違,還是被父親發現要求他們回到「真正的家」。而在那之後大兒子再也不會回家了,他在某日選擇跳樓身亡,遺言放在一張發票的背後,上面寫著對不起。
《葛城事件》中的大兒子葛城保是我最喜愛也最有感的一個角色,他幾乎代表著所有看起來應該要更好但其實並沒有的人們。天才與廢材都有刻板的保護網,但處在中間的人們又何其沒有難關?關於始終不上不下的生活,關於高不成又地不就的人生究竟該如何繼續?在這社會上被關懷著的永遠都是極端的人,但中間的人又該何去何從?如果走不下去了又該如何呼救?新井浩文完全演活了這樣始終畏縮卻又溫柔的大兒子葛城保,最後遺書上的那句對不起,宣判了身邊所有人的罪行,來自輕忽與漠視。
「居然選擇這樣無趣的死法。你看我如何扭轉局面。」
小兒子葛城稔在哥哥死去後喃喃自語出了這句話,或許也是他第一次表達出對哥哥的情感。這個對他來說在家裡讓自己對照成廢材的哥哥,片中兄弟倆沒有太多互動,但電影卻巧妙地透過部分視角來讓你發覺他們對彼此的某些羨慕,而或許哥哥羨慕弟弟更多些。弟弟對哥哥也是惡言居多,哥哥總選擇包容,但這些包容其實都成為了哥哥內心崩盤的原因。哥哥的自殺是始料未及,而一心以為哥哥希望自己去死的弟弟直到這一刻才發現了真相,原來每個人背負來自家中的暴力都是一樣的,這些暴力可以引爆一個人,弟弟一心想求死卻沒有勇氣,而看似最軟弱的哥哥卻縱身一躍。「我們是怎麼走到這一步的?」電影裡每個主角無法看透的疑問句,仿佛也像是觀影者照鏡子般問著我們自己。
「他們只是每天一樣的走路但今天就被殺死了,我是這樣想的,如果今天衝出來的是一隻發狂的野豬,橫衝直撞地撞死了人,你們會說那頭豬有動機嗎?這就是事故。你們需要一個理由,對我來說我沒有。」
是一心求死,也是想給逼死所有人的父親一次迎頭痛擊,也或許就是鐵了心發狂。小兒子葛城稔在某日午後決定手持利刃走進地鐵殺人,那天離開家門前母親對他說句路上小心,路旁的小哥問著他是否有興趣找小姐。這一天跟其他天沒有差別,沒有人知道他包包裡的利刀是證明自己也可以轟轟烈烈扭轉局面的武器。沒人在乎他在乎的事,不只是今天,其實每天都是。而事實上不只是葛城捻,我們對世界而言又何嘗不是?
「如果我殺了三個人,你也可以作我的家人嗎?」
守著一個再也不會有人回來的家,父親葛城清為家人建造的城堡最後成了自己的監牢,他離不開也走不了,他需要家人,他的權威需要有接收的人,不然他什麼都不是。電影最後葛城清看似出自私慾的那句「如果我殺了三個人,你也可以作我的家人嗎?」給了那些主張廢死的人一句強而有力的詰問。有目的的愛還可以是愛嗎,亦或那不過是假愛之名行存在之實,為了讓自己的主張有感,為了給這個不曾在乎過你的世界刷出屬於自己的存在。這是主張?是愛?還是自私?電影《葛城事件》沒有把任何話說死,沒有結論也沒有答案,有的只是把問題丟到觀眾眼前,讓片中角色自食其果。
父親葛城清在孩子年幼時期因期待他們茁壯而種下的橘子樹在院子裡生氣盎然,成了唯一懂得葛城清曾經心之所嚮的對象。畢竟那棵樹眼睜睜看著葛城家從天堂一步步變成地獄,從一家四口到妻離子散,樹是葛城清最後的寄託,想透過它了結自己生命的葛城清沒有得到樹的認可,原來樹也沒有他以為的粗壯。死不成的葛城清終於認清自己是最無能也最無力的人,只能繼續回到那只剩下他一個人的家中,吃了了無生趣的麵,過著無人在乎的生活,然後繼續痛苦地活下去。
「活著才是人生最大的折磨。」這句葛城清奉為信念的一句話,也終究只剩下他一個人實踐。
《葛城事件》改編自日本發生在2001年的「附屬池田小學事件」,這起無差別殺人案件死了八個小學生以及另有十三名師生受到傷害。加害者的成長背景在維基百科也有記載。不過電影改編的幅度很大,基本上除了案件雷同之外其他人物部分都是虛構,但說虛構可能又非空穴來風,電影刻畫的人物幾乎我們都可以在真實生活中找到原貌與投射。三浦友和飾演的父親葛城清也許是千夫所指的罪魁禍首,但事實上日常生活中的種種暴力又何嘗不是如影隨形。冷漠訕笑蠻不在乎視若無睹這類現象在我們內心種下某些不甘,有些人會長成仇恨,有些人則長成自我否認,這類冷暴力與真實暴力同樣力道猛烈。而期許與壓力也往往一線之隔,教養的難題是每個家長必然經歷的過程,也是一整個環境與社會的潛移默化。終究有些人幸運地自己找到了解套,也終究有些人只能死路一條。或許社會就是染缸,試圖保有自己不與他有染的恐怕就難以生存下去。
《葛城事件》讓我們看見的不只是單一事件,更是沒有人會是旁觀者的論點。終究對整個社會而言,邊緣人是一種危機,但更大的危機或許是那些正一步步走向邊緣卻沒人伸出援手的人。而往往我們離他們從來不遠;又或者,他們離我們從來不遠。
【艾莫西寫在後面】
查了一下才知道《葛城事件》的導演赤堀雅秋的首部作品就是2012年由堺雅人主演的《那夜的武士》,同樣是透過一樁意外帶出一個無辜受害的家庭故事。兩部電影不約而同都在「意外」與「注定」的命題拉扯,《那夜的武士》當時還無法直視命定的不幸,在四年後的《葛城事件》卻似乎有了偏移的結果。看似用社會偶發案件的主幹,赤堀雅秋試圖梳理出不幸與命定之間的可能關聯,不刻意討好或放大,只是透過多方視角在側看著,像個上帝般公平而殘忍。很喜歡導演作品攝影的偏藍色澤風格,也喜歡電影選用主題旋律搭配電影彷彿儀式,喜歡沒有痛哭失聲的安排,如此高壓地控制著觀眾情緒可說一氣呵成。《葛城事件》片中每個角色都表現極為優異(田中麗奈除外),事實上在當時在《那夜的武士》中的堺雅人也有相當不同的演出(把布丁倒在自己頭上的那幕想起仍會心痛),赤堀雅秋應該是個我可以期待的導演。
【延伸閱讀】
每個受害者其實也需要ㄧ個加害者:《那夜的武士》(その夜の侍/The Samurai That Night)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