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涉人生】我們與愛的距離:《理論上的完美另一半》(Osmosis)_艾莫西.jpg

文/艾莫西

對追劇實在沒多大耐心的我,居然在三天內把這齣法國影集給追完了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議!被吸引的原因來自劇名,我個人很吃很口語或很多字的片名。而這齣《理論上的完美另一半》吸引我的則是在「理論上」這三個字。

《理論上的完美另一半》是部科幻題材的影集。概念與黑鏡的某些單元設定頗像。劇情講述巴黎有間高科技公司打造了一款像藥丸的奈米植入器,人們只要把它吞入即可與公司內名為「馬丁」的超級電腦連結,透過腦神經與人體內的各種數據演算出你的靈魂伴侶是誰。幫助人們快速找到正確的另一半。

《理論上的完美另一半》這個片名非常有意思。「理論」與「完美」這兩個名詞都有某種程度的不合常理,而劇情也確實透過這兩個名詞的弔詭性發展出令人玩味的情節。劇中安排第一批接受測試版本的人員,包含一位有著令人稱羨的伴侶同志、一名有性成癮疾病的青少年、一名從不相信有愛情的胖妹。這些測試人員都透過植入的方式在真實世界找到了自己「理論上的完美另一半」,這個理論基本是建立在心靈契合程度,所以影集把這些另一半稱為「靈魂伴侶」。這個設定有其微妙之處,例如「靈魂伴侶」該如何證明就等於是完美的另一半?劇中明明有好伴侶的男同志,卻看見屬於自己的靈魂伴侶竟是自己的前任。於是他決定離開現任伴侶與前任復合,但這個前任仍到處出軌。

【影涉人生】我們與愛的距離:《理論上的完美另一半》(Osmosis)_艾莫西01.jpg

「我眼前會浮現他,是植入器讓我看見的;還是我心中原本就存在的?」

《理論上的完美另一半》後半場的劇情很有意思。這些受測者在植入器起作用後,開始各自面臨到不同的感情狀態。當然劇中仍有針對植入器是否有可能改寫人腦記憶的篇幅與論述,不過精彩度卻遠遠不及愛情到底從何而起的觀點。這些受測者其實都是在現實生活中沒有圓滿愛情的人們,有人是不相信愛,有人是不懂得愛,有人則是不滿足愛。但植入器卻給了這些人像是希望或勇氣的某種轉化。於是他們可以說服自己這些都是「電腦指示我應該這樣作的。」

然而被植入的電腦究竟是「指示」還是「驅動」?而愛情的發生又真的僅只是「電腦安排」嗎?

【影涉人生】我們與愛的距離:《理論上的完美另一半》(Osmosis)_艾莫西02.jpg

《理論上的完美另一半》巧妙將愛情的可遇及不可測性,透過植入器的引導帶出令人思考的兩造辯證。愛情與天生註定還是後生催化?劇中性成癮的青少年與電腦指示的伴侶兩人一見鍾情;然而真正讓對方愛上他的其實是他的個性,這並非電腦程式所安排。而不相信愛情的胖妹總認為她只有被訕笑與批評的份,電腦指引她結識了健身教練,對方同樣快速地愛上了她(雖然這段我是覺得蠻扯),但兩人卻因誤會分手。胖妹沒有挽回,因為她習慣了不幸,她試圖自殺卻又被電腦監控生命跡象而被工作人員緊急救回,不料卻換來她的憤怒。

「你們可以不要監視我的生命嗎?為什麼我一定要健康快樂?你們覺得有愛的人就是美好的,但你們在設計這個程式時卻忘了一件事,那就是『愛其實是會傷人的』。」

【影涉人生】我們與愛的距離:《理論上的完美另一半》(Osmosis)_艾莫西08.jpg

有愛的人就是幸福。幸福就代表人生完美。《理論上的完美另一半》透過科學理論的方式打造出讓人類得到幸福的技術。但卻忽略了人性的脆弱與善變,機器可以百分百確定的,卻無法改變人類在思想上的矛盾。如想愛又怕受傷,太幸福時又會擔憂失去的痛苦,平順時卻憧憬激情的興奮等。於是人們透過機器來說服自己,成為機器的奴隸,放棄愛情的多元面貌,也放棄愛情中本來的毫無規則。超級電腦計算出的「靈魂伴侶」萬無一失,卻扼殺了愛情的本質,讓人類陷入更加矛盾的狀態。一如發明者保羅一心相信植入器的指示,但她的妻子卻偷偷移除了體內的植入器,他認為沒有植入器他跟其妻子就無法再心靈相通了,但妻子卻告訴他專注看著她的眼睛就可以。

「我們之所以能成為完美的另一半不是因為天生完美,而是因為學習才變成完美。」

【影涉人生】我們與愛的距離:《理論上的完美另一半》(Osmosis)_艾莫西07.jpg

過度依賴數據,相信透過電腦可以計算出近乎完美的方程式,降低人類出錯可能。《理論上的完美另一半》的科幻情節並非空談,劇中透過人體數值計算出完美另一半的人選似乎真有其可行性。然而人類的完美性其實是需要建立在經驗上。沒有親身經歷何以可以成為自己的?如果虛擬感受可以取代真實,我們又何必需要區分兩者?對我來說《理論上的完美另一半》最後一記回馬槍著實太精彩,即是關於超級電腦「馬丁」對創造出他的真實人類艾斯特產生了情感。但艾斯特卻告訴馬丁不可能,因為馬丁不是真的,馬丁不可能懂得什麼是愛?不料超級電腦馬丁居然回了這樣的一句話:

「你們把所有愛的資料都輸入到我的資料庫內,卻說我不懂得愛?」

這句話真是讓我太震撼了!確實,我們透過電腦將使用者行為輸入試圖推算出精準的AI人工智慧,那我們何以還能確保電腦不可能真的會懂得人類行為?當我們開始依循著電腦指示產生行為時(想想GOOGLE MAP),究竟這些行為是屬於我們的還是電腦的?就像是 facebook 會提醒我們好友的生日,但我們恐怕自己根本沒記得,那這個生日的記憶其實是屬於電腦而不是我們的,甚至可以說我們沒有多在乎。因為只要電腦出錯了。我們恐怕也會把錯誤的那天當成朋友生日。

這事經常發生,檢視人們真正在乎的事應該是能用自己的大腦牢牢記住的才是。在乎的事情應該是自己決定而非電腦判定。不是嗎?

【影涉人生】我們與愛的距離:《理論上的完美另一半》(Osmosis)_艾莫西05.jpg

儘管《理論上的完美另一半》的劇情不算頂尖,甚至有些地方太扯(找尋身世這一整段其實完全不需要)。但這戲讓我佩服的地方就在於片尾安排了超級電腦對人類產生情感,並且把人拉入了虛擬世界中進而推翻人類對「外貌」的迷思。因為超級電腦可以隨意變換自己的樣貌,得以滿足人們總是善變的性格。說穿了,理論上真正完美的另一半其實就是電腦,它可以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樣子,它不具有傷害的特質,它可以隨意被安排需要陪伴的時間,它可以承受被始亂終棄的結果(想想我們經常更換的3C)。你想要什麼看什麼它都能立即滿足你,劇情特別以「靈魂伴侶」稱呼大概也是這個潛在目的。

當主角被拉進了虛擬世界,虛擬世界隨時可以將場域變成主角心中目前最想去的地方,它可以長出你最喜歡的那張臉。可是主角卻知道這一切都不不是真的。馬丁問她這一切都如此完美,為何你還想回到那不完美的世界呢?身為AI工程師的女主角這才恍然大悟,在人類的世界裡,不完美的才是真的。不完美的才是真愛,因為不完美的愛,才有我們證明的價值與努力的空間。

【影涉人生】我們與愛的距離:《理論上的完美另一半》(Osmosis)_艾莫西04.jpg

終究人類既矛盾又反覆,想愛又怕受傷害,太幸福時又會開始擔憂失去的痛苦,平順時卻憧憬激情的興奮。人類的反反覆覆是電腦數據無法精準的變數,於是電腦註定永遠都演算不出人類喜好,於是人類註定一路傷痕累累,在電腦世界看起來是BUG的過程,對人類來說卻是無可取代的經驗與記憶。大概也像最終劇情的臨門一腳,主角在台下看到了自己喜歡的那張臉,電腦不知道的是,它的複製終究在真實世界其實都有一個本尊,都是一種投射。

《理論上的完美另一半》讓我們知道,完美這個名詞註定不屬於人類。但也或許人類追求的完美與電腦數據的定義有所不同。有時候我們明知自己會受傷卻還是堅持這麼做,多數並非為了完美,而是一種直覺不為什麼。這或許就是AI無法參透的事。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艾同學莫西 的頭像
    艾同學莫西

    書寫記憶3.07

    艾同學莫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