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走進劇場 (2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undefined

文/艾莫西

向來不特別鍾愛同志題材的作品,不太理解為何提到同志都會圍繞在愛情或性的這些角度。對我而言這是某種刻板。同志也有很多種,即使愛著的對象是同樣性別,但這並不代表這些人都只有同一種生活方式。在決定進場看《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前,心中仍對劇介上的「同志」感到隱隱抗拒。不過這齣《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打破了我對同志題材的厭倦,故事講述同志只是一個開端,隨著劇情推進的同時我們才明白,這是屬於我們那年代的縮影,一些曾經發生的事。這些都不只是發生在同志間的故事。
 

文章標籤

艾同學莫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走進劇場】一場大庭廣眾下的人體實驗:台北藝術節《遙感城市》(2018年版)_艾莫西

文/艾莫西

話說寫這個部落格也有十多年了。當年寫看表演心得時命名的分類是「走進劇場」,這幾年逐漸發現這分類似乎也開始過時。最近喜歡的表演形式多為「體力活」,就是觀眾必須親自下去體驗或是互動才能完成的演出。例如最近心頭好的明日和合製作所就是一例。而去年讓我飲恨沒買到的《遙感城市》,則是透過一副耳機帶領觀眾走進規劃的城市路線因應耳機指令的步行演出模式令我好奇,去
年演出後爆出極大好評,實在很難想像耳機裡到底是說了什麼竟能讓觀眾深受震撼。今年得知台北藝術節又再次將《遙感城市》列入演出節目之一,終於讓錯過一年的我得以一睹這部「走出劇場」的作品究竟神奇之處為何。

艾同學莫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走進劇場】時間或許會走,但我們得想辦法把自己留下:斯拉法《下雪了》_艾莫西

文/艾莫西

有好長一段時間沒寫部落格了。累積十多年的書寫習慣這幾年隨著自己情緒起伏似乎有逐漸平緩的趨勢,以及開始私心地希望把某些感覺放在自己心中就好的隱私感讓我的部落格開始停滯。直到上週六與藝文青年小梁以及香功堂一起聚餐時小梁意外說了句,「我覺得《源泉》那齣戲CP值蠻高的啊!」明明有看但一時間居然想不起來那齣戲到底在演什麼?直到小梁說出了某些關鍵劇情後我才慢慢想起。發覺想好好放在心中的這個念頭好像不太行得通,因為放就等於忘啊!在還不確定是否需要吃銀杏前,決定還是得把一些心得下筆保留才好,我想這些文字終究都還是為了自己吧。

艾同學莫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艾莫西_恨嫁家族01


「後來,我再也不用我的眼睛鎖住任何一個人;我只是盯著鏡子裡的自己看,看自己瘋的還是傻了,看久了什麼都搞不清楚了。我想,是我用眼睛把自己給鎖住了。」

艾同學莫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走進劇場】當連死亡都不屬於我們自己的時候:禾劇場《死亡紀事》(Chronology on Death)

感覺已經很久沒看台灣的小劇場。當年大學跑皇冠跑耕莘跑河左岸的自己也離好遠去了。雖然後期一直斷斷續續有看一些劇場演出(在此就不特別區分大小了反正舞台劇對我來說只有好不好看之分),但就是有那麼點索然無味不然就是感動不持久或思考不夠力。直到有朋友向我推薦了禾劇場的這部《死亡紀事》,看看文案跟宣傳DM有點感覺,於是就搶到了週日晚上的加演場。看完之後真是忍不住跟友人一起驚呼,好險有來看,真是太好看了點!



艾同學莫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wakening_1212

在前往高雄觀賞《賈寶玉》的途中,我再次把林奕華的散文集《我的情敵是社會》前面幾個章節翻了又翻。看著他提到自己是個非常容易失戀的人,以及說著 自己並不擅長如世間那種速食愛情的經營模式,忽然可以理解為何我總能在他的戲中有所共鳴。林奕華的舞台劇總是絮絮叨叨,他習慣透過各種語言以及不同的聲音 表現來處理台詞。我覺得有趣也覺得他很高竿。到底我們要突破多少外在的包覆才能真正聽懂這些語言之下的涵意?這幾乎是每次林奕華在舞台上給觀眾的反覆詰問。


艾同學莫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11木蘭少女

週末晚間,應朋友的邀約有幸前往觀賞台南人劇團的【木蘭少女】。其實這檔戲先前我拿到DM時也稍稍有動過心。這兩年間身邊蠻多朋友都跟我說蔡伯璋的編劇很值得期待。上次接觸台南人的戲碼是【K24】,把美國影集概念搬上舞台確實是讓我蠻驚喜的;不過看完之後總覺得有些可惜,倒也不會不好看,但就是覺得少了什麼。而這次【木蘭少女】看完後,同樣的感覺又再次浮現。



艾同學莫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英國合拍劇團《春琴》
 

《春琴》的結尾,舞台上利用人影背光的效果,將台上主角緩緩朝著光明的布幕走去。交雜轟轟作響的工業噪音,字幕上投影出如下的一句話:「在這充斥電燈的時代,我們忘了黑暗曾經存在。」《春琴》謝幕前的那一片漆黑,訴盡了千言萬語。


艾同學莫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棉花田的孤寂 

距離這部舞台劇的觀賞時間約莫是離開了一個月又十六天,那天是6月12日的晚上七點三十分,一個人前去的實驗劇場,既然是孤寂那麼一個人也就顯得不太突兀。是滿場,一個空位都沒有的那種滿,然後爾後將近一個半小時的語言辯證中,確實將孤寂塞得更加擁擠。既是疏離也是無奈,與更多的無以名狀。

我想我始終是進不去的其實。我進不去舞台上的那塊棉花田裡。隔壁的人睡著了,也無法帶我進入他的夢裡。我一直都飄著在那九十分鐘裡,起初拼了命地努力想融入台上五個人那一點空隙都沒有的語言中,但後來我放棄了。事實上說穿了,誰能走進誰孤寂中呢?走的進去就不是孤寂了。

他們在台上說了多久後來我也沒再管了。直到舞台劇的中後段,忽然出現了娃娃的這首歌曲。然後,台上的演員忽然隨著音樂翩翩起舞,是排舞,有一致性動作但不規律,我聽著這首歌曲的輕盈節奏,忽然也跟著想跳躍起來。好像是一個孤寂的中場休息時間得以喘息。好似我們都孤單了太久需要稍稍走出來一下。就這麼一走出來的瞬間,終於共鳴了。

我進來了似乎,對應著四周喇叭傳出來的歌詞:「是你的 就是你的 不是你的 怎麼樣都不會是你的」,在歌聲之下有多少相似的心事被洩漏其中?忽然我隔壁的人醒了,我們交換了一個微笑。是一種安慰的美好也是一種美好的安慰,所謂的陌生人功效,盡情洩漏然後就此不再有交集,相當安全。

艾同學莫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我去看了【浮世情話】,只看了上半場就決定離開;然後,我選擇與同行友人前往用餐。我喜歡這樣的選擇,與黎煥雄無關。

回到【浮世情話】。

我想,我並沒有不喜歡這個故事,然大量被投射的支線讓我有些呼吸困難,但舞台上的話語卻沒能呼應我的想法。在可預知的結局出現時,我寧願選擇離開。因為我知道,那絕對不會是我需要的部份,最起碼從一開場,我就不在這個故事之中。

艾同學莫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們賺人家的錢,就要讓人家快樂!」誰說三十年之後就不能大玩特玩?我想箇中的差別只在於,你是否找到了能讓你投入畢生熱情的事。在上星期六【新荷珠新配】的採排舞台上,我看見了這些蘭陵人在他們三十年前找到的目標,至今仍閃閃發亮!

很難形容上禮拜六下午在國家戲劇院看的【新荷珠新配】彩排場,這齣讓蘭陵劇坊聲名大噪的經典劇碼,其實陸陸續續都有人重新搬演。但能夠在有生之年看到集結蘭陵三代演員同台演出,應該是讓我最感動的一件事。蘭陵劇坊在三十年前誕生(正確說法是民國69年),是台灣第一個業餘演員組成的實驗劇團!當時我根本還沒出現在這世界上;然而,三十年後,這些從蘭陵劇坊出身的人,一個個都在台灣的表藝界發光發熱,或許更該說他們為台灣的表藝天空貢獻了絕大多部份,諸如優劇場、屏風表演班、春禾劇團、如果兒童劇團、紙風車劇團…等等,背後都寫著同樣的三個字,蘭陵人。三十年後,創團的金士傑,帶著李國修、李天柱、劉若瑀、顧寶明、馬丁尼、趙自強、楊麗音、鄧安寧、卓明、許效舜這些跨世代蘭陵團員,重返三十年後的【新荷珠新配】演出;三代演員齊聚一堂,台下看的是戲,台上演的卻是人生;心中的感動在戲裡也在戲外!

艾同學莫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愛情是毀滅後的重生,還是重生後的毀滅?」…【膚色的時光】

上星期五前往誠品信義觀賞莎妹的作品【膚色的時光】,導演是王嘉明。這已經不知道是我第幾次看莎妹的作品了;不過,這回莎妹打出了音樂愛情推理劇場的口號,以陳綺貞的歌曲為概念,陳建騏擔任音樂製作,並由劇場資深演員fa領銜主演,實屬誘人!雖然首次看到「愛情推理」這四個字著實讓我有點害怕,因為截至目前為止我進劇場看到的推理劇都不大好看(像是【影痴謀殺】簡直是不想回憶),不過在友人的鼓吹下還是購票入場;看完之後,有兩個直接的想法:1、fa實在是太強了;2、就算抽掉陳綺貞的音樂這依然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整體而言,我是喜歡【膚色的時光】的!

艾同學莫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孤單的時候,我才能感受到完全的自己。」
…慾望之翼(ALAS)

星期天下
午,前往兩廳院欣賞台灣國際藝術節的節目,西班牙國家現代舞團的【慾望之翼】。題材改編自文溫德斯的同名電影慾望之翼,敘述一個下凡的天使周旋在凡塵中,看盡人世間的孤單與情緒。然而,擁有永恆生命的天使卻沒有任何感受力,只能在凡塵中永遠當個旁觀者,透過一次一次傾聽世人心聲,去感受自己的存在

艾同學莫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7(六)下午三點,原本陰雨的台北逐漸放晴,經過中正紀念堂廣場準備前往ELLE與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舉辦的講座現場,才發覺台北這個地方著實朝氣蓬勃。廣場上的學生們紛紛帶著手提音響自顧自地練習舞蹈,與兩旁戲劇院及音樂廳的建築相映其趣。這天ELLE與兩廳院共同攜手,企劃了一場藝術與時尚的跨界講座。吳爾芙的文學經典《歐蘭朵》已不知被搬演幾回,這次兩廳院在2009台灣國際藝術節的旗鑑製作節目,請到國際劇場大師羅伯威爾森擔任導演,並邀請台灣繼承梅派(師承梅蘭芳)唯一子弟魏海敏獨挑大樑演出,東西方結合儼然令人期待不已。而ELLE透過女性時尚角度來與所有讀者與戲迷一同分享《歐蘭朵》的另一面向,更破天荒地讓這位重量級人物羅伯威爾森親臨現場與所有人面對面暢談,讓一場原定90分鐘的講座延長為120分鐘仍意猶未盡。也因為這樣的機會讓所有人親眼目睹這位大師的幽默與風采,相信那天講座讓所有人度過了一場滿載知性與感性的週末時光。

活動由ELLE國際中文版雜誌總編輯胡慧嫚作開場,帶領大家了解這位劇場大師跨足時尚的藝術作品,讓大家了解到這位大師對於時尚的觀點與立基。總編輯胡慧嫚認為,羅伯威爾森對於服裝設計的靈感來自於他將服裝視為身體的建築,才能展現出不同於一般服裝設計的思維。而胡慧嫚也提出她對於台灣女人時尚的看法定義,她認為台灣女人追求的是一種內外在的精神,豐富自己才是真正的時尚。而知名設計師蔣文慈則從自身的經歷出發,從巴黎學設計的她一路從劇場玩到自創品牌,分享了她與多位劇場導演如魏瑛娟、黎煥雄、閻鴻亞等人的合作經驗,特別是黎煥雄最令她難忘。蔣文慈憶起當時的合作:「那場秀請來了將近20個模特兒,但黎導居然讓她們15分鐘就走完了,簡直像是在行軍!」在設計上,蔣文慈坦言自己受到羅伯威爾森影響頗深,在巴黎目睹過羅伯威爾森改編自莫札特的《魔笛》作品,給了她對於設計的嶄新角度。在劇場裡,服裝設計與導演利用空間與光線的營造,與服裝上的色彩剪裁搭配,透過一點小改變讓觀眾領悟到台上時空的流動這件事是非常有魅力的。這或許也是蔣文慈在自創品牌後,依然願意參與舞台劇合作的原因所在。

艾同學莫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陣子看了郎姑出來宣佈春禾劇團演完這檔【梁祝】之後將畫下句點。這讓我想起多年前郭子主辦的台北故事劇團,還有兩年前的屏風表演班;前者真的消失在台灣劇場界,後者因為更多人的大力支持得以復出。那,春禾劇團發生了什麼事?台灣這個大環境真的殺死了它們嗎?

台灣人真的不熱愛藝文活動嗎?老實說,我並不這麼認為。我承認多數藝文表演都是靠企業贊助才得以繼續營運。在台灣,要靠票房來撐起劇場,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偏偏企業贊助又老愛錦上添花。(就是贊助有看頭的戲劇,而這些戲票房本來就不會有太大問題。)於是,大型劇場越來越大,小型劇場就老老實實地在各種場地演出。中型劇場的地位就越顯尷尬(中型劇場就是陣容也不太差,製作成本也不算少,但距離大型又有點距離,企業贊助有限。)於是,中型劇場就面臨了現實問題,不是逐漸減少劇量(例如創作社);不然就像春禾劇團這樣,走向關門命運。

艾同學莫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基本上我覺得這算是個實驗
當進劇場看戲的人也變成了演員投入不投入這回事就會變成整部戲最成功的關鍵。【莫斯科劇院人質事件實在是不能用傳統看戲的角度來剖析因為它是經由重組來還原現場整部戲是在一種戲中戲的方式呈現忽然衝進劇院的恐怖分子在置中座位拉線放置的炸彈舞台上投影著六個兩廳院附近的監控畫面(應該有是1.左入口 2.右入口 3.愛國東路側 4.劇院樓梯口 5.中心茶水間 6.忘了這個)以及戲劇院首次開放如此暴露的後台延伸擬真的場景卻意外給我更不真實的感覺與氛圍我一直想著如果這就像當初那廣播劇火星人進攻記事件的翻版我會是怎麼樣子的感受尖叫哭泣絕望坦然放棄最後一通電話我會打給誰我又會用哪些文句來留下自己最後的身影

還是一片靜默最能代表我
我想

艾同學莫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個特別的看戲經驗。在中正紀念堂的廣場上,白色的巨型帳棚搭建出一個手工的長型舞台。還記得去年的廣場藝術節,每個帳棚裡有著不同的驚喜。給予表演藝術最親民的體驗。而這回法國陽光劇團搭建的不只是舞台,而是一道時光隧道。當你走進其中看到休息區的每個桌上點著圓形蠟燭,而進入舞台看見的則是面對舞台的兩造木頭座椅,對於長達近八小時的觀戲來說可能沒有戲劇院的沙發座椅來得舒服。但,去除手把與鄰座觀眾比鄰而居的接觸,出乎意外的溫暖。似乎好久沒有與人那麼貼近的感覺。全場近六百人面對面的滿心期待,法國陽光劇場即將帶來的視覺震撼。一切就在團長親切的問候中揭開序幕


沒有機械軌道,所謂的
360度旋轉舞台其實是個圓形木板,舞台轉動滑行全靠工作人員。當工作人員將所有道具一個個在全場觀眾注視之下組裝,再再都讓我有回到過去的感覺。法國陽光劇團最早的舞台是在法國的廢棄彈藥場,而後他們堅持每次演出都能將劇場氛圍拉近最初。舞台上每個圓板每次滑出都是一個故事,一個片段。沒有太多的交代,圓板上上演著你我都有可能面臨的情緒關頭:活在過去記憶的老婦,在聖誕節發現妻子劈腿的老公,家庭事業皆順利的男子,一場發生在全家團圓時的意外。生命中的悲喜在圓板上無常交替。因為燈光,可以清楚看見每對注視舞台的雙眼,有人哭有人笑。你看見每個人在不同的片段中出現不同的表情,或許每個片段喚起某個觀戲者記憶的秘密,彷彿台上台下都是舞台。一時間所有的隔閡都消失的無影無蹤。

艾同學莫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遊記】在我前往觀賞之前就聽了不少惡評,當然這些失望的人其實都是看過林奕華不少戲的戲迷,而我在經歷了【張愛玲 請留言
】、【戀人絮語】、【水滸傳】、【包法利夫人】劇場洗禮之後,
似乎發覺林奕華的學院味正一步步走向流行文化的戲謔批判,以及熱衷於演員的集體創作發揮。對於舞台劇來說,這些其實都是好事,只不過在拿捏上似乎成了林奕華最大的課題。在【包法利夫人】上我看到了集體創作的過度飽和,冗長的橋段以及無法互相連結的內容,勉強拼湊出林奕華式的表演:藉由多元的流行面向(支離破碎?)來說故事,最後卻把故事說的雜亂無章。【包法利夫人】的缺點,在【西遊記】中依舊存在。只是【西遊記】透過兩幫人馬支線交互,由【水滸傳】固定班底:張孝全、張翰、莫子儀等,當然也有王耀慶,以及【 包法利夫人】的部份演員,分成兩幫人馬(這是我自己的觀點),對我而言,我覺得【西遊記】是一部可以切分兩塊的戲碼,一塊是重點,一塊是胡鬧(分的很白話,但是就我看來就是如此)。可惜的是,這兩塊沒有合而為一;更可惜的是,甚至還彼此消弱了各自的強度。該說是林奕華野心太大呢?還是說功力問我不得而知,但我選擇前者。

基本
上,我喜歡【西遊記】的主枝幹(我也不太確定這是不是林奕華認定的主要內容),透過旅行來形容人生、還有生活、感情語言。在由張翰以及莫子儀飾演的兩對情侶,透過一起旅行過程的溝通態度,傳達出戀人之間的語言:「能不能用同一種語言溝通!」這句關鍵話語可以說是貫穿全劇的重點。有著戀人絮語般的絮絮叨叨,卻在「男人-女人」「指責-討好」「批判-逃避」中,
忘卻了當初在一起的原因-「成為就此過生幸福快樂的日子」終究只是童話。其實生活連快不快樂都成了問題。「你快樂嗎?」這句話撞擊著台上的兩對情侶,也撞擊台下的觀眾,對於期望的生活-「你快樂嗎?」這應該是一個起碼的要求才是,怎連快樂都成了遙不可及願望?

艾同學莫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去看了創作社十年再現的經典劇碼,雖然這並不是我第一次看創作社的戲,之前也看過他們五六部的作品,但我必須承認,昨天的夜夜夜麻以及驚異派對,是我看過創作社最好的作品!也終於明白夜夜夜麻經典性,還真是名不虛傳!

先講夜夜夜麻。

艾同學莫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9/6)是我第三次看暗戀桃花源這部舞台劇,第一次看暗桃是看電影版,已經想不起來當時的感覺;第二次就是在
1999年在國父紀念館重新搬演的版本,我幾乎是想不起來整個劇情,只有片段零星的記憶,我只記得我有大笑、有哭泣,以及那永難忘懷的最後一幕;這次表坊三次搬演暗桃,雖然不免令人遺憾表坊今年爲何遲遲未推出新劇,不過往好處想至少可以讓更多錯過暗桃這部好戲的人可以走進劇院觀賞精典,而這次也加入明華園演出桃花源戲碼,基於這一點讓我決定再次走進劇院瞧瞧有什麼新的火花。喔,對了,另一個發於初衷的主因,是因為尹昭德,我一直都是阿德的戲迷(或說是劇迷也可)。

這次江濱柳由尹昭德擔綱飾演,這個角色從兩次的劇場演出以及電影版本一直都是由金士傑擔任,所以,尹昭德這次的演出算是比較辛苦的,他必須演出江濱柳,稍沒拿捏就會變成演金士傑,因為這個角色大家的記憶都太根深蒂固,我自己認定江濱柳就是金士傑。這次尹昭德的演出是後半場的中段才比較進入真正的江濱柳,我是指我自己的認同而言,在上半場裡我還是覺得他是在『演』江濱柳,或者該說他是在演『金士傑演的江濱柳』;不過尹昭德的整體演出算是
OK的,至少到最後那段與雲之凡重逢的地方我還是落下淚來,跟當時金士傑演出讓我落淚的地方一模一樣。

艾同學莫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